精准反诈防误伤
2025-06-19 【 字体:大 中 小 】

当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无疑是维护社会稳定与保障公共安全的必然之举。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部分措施在精细化考量上存在不足。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精准施策、分类管理是提升执法效能、减少误伤的关键。
近日,浙江绍兴的小陈在二手平台出售奢侈品手表后银行卡被冻结,原因是交易款涉及诈骗案件,引发关注。这不是偶然情况,此前深圳的杨女士因交易纠纷被误列为网上逃犯、某地花店按顾客要求用人民币做花束意外卷入洗钱风波……这些事件大多是相关部门为遏制诈骗活动对部分账户或个人采取了限制性措施,却发生了误伤。这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需保持好反诈骗与维护公民权益之间的平衡。
当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带来威胁。电信网络诈骗中的“杀猪盘”、仿冒官方通知等套路,让众多受骗者钱财瞬间被转走。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无疑是维护社会稳定与保障公共安全的必然之举。强有力的执法手段能对诈骗分子形成威慑,阻断他们隐匿踪迹、转移赃款的路径,遏制犯罪行为蔓延。像冻结涉案账户等措施,有其正当性基础。
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部分措施在精细化考量上存在不足。为及时追查赃款去向,有关部门有时会对相关账户采取“一刀切”式的冻结方式。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固然没错,但可能给公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影响,如资金周转困难、正常商业往来受阻等。如何在有效防范风险、打击犯罪的同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影响,成为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考验其政策制定智慧与执行能力。
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精准施策、分类管理是提升执法效能、减少误伤的关键。应科学合理地区分低风险账户与高风险账户,充分考虑措施的必要性与适度性,尽量减少对相关人员与账户的影响。比如,对于交易频繁、资金流动大但无异常交易记录的账户,可适当降低监控频率;对于新注册账户、短时间内出现大额异常交易的账户,则需重点监控。相关部门还应完善畅通申诉救济渠道,及时受理并处理群众的异议和申诉。
与此同时,公民也应承担起相应义务。面对相关部门对电诈活动的打击,公民要积极做好配合。遇到“误伤”时,也要积极反映,通过此前留存的交易凭证等,维护自身权益。
反诈骗是一场需要多方协同的持久战,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制度设计,提升执法精细化水平,在打击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公民权益的影响。用心权衡、精准发力,方能筑牢反诈防线,守护公民权益,让经济社会在安全有序中健康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苑)

猜你喜欢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


京东包邮服务升级! 家电、厨具等品类第三方商品不限金额一律包邮


突然转向!央行25日净投放3660亿元 节前流动性受关注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广东如何挖掘“最大潜力”? 经济粤评


武大校园内游客与学生互殴?校方:正在处理


白银配资平台:掘金白银市场的风险与机遇


现在能换美刀吗?


奕康真空电子公布A轮融资,投资方为同鑫力诚


信用修复助企增信减负


与机器人谈情说爱


通宝光电北交所IPO获受理


V观财报|航天动力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机构认为港股在1月仍有上行空间 建议关注高分红等3类股


大连电瓷:子公司预中标约7100万元国家电网采购项目


查奇之战:穆斯林入侵者征服旁遮普_加兹尼_默罕默德_希亚


哪吒汽车,又冲上热搜!


西门子将携创新技术和开放生态亮相第六届进博会


未盈利药企迪哲医药完成18亿元定增,生物医药资本市场回暖了吗


特朗普关税战火引燃贵金属 黄金再刷新高冲击3000大关


运动科技“卷”出新高度,阿迪达斯业绩跑出“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