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情绪消费”的经济价值
2025-05-23 【 字体:大 中 小 】

□ 韩宗峰
这个“五一”假期,消费市场持续火热,“情绪消费”成为关注焦点。随身携带的解压“捏捏乐”、虚拟世界的AI陪伴、释放负面情绪的“放青松”等,成为不少人度过假期的必备元素。当前,一些释放焦虑情绪、提供情感陪伴的创新产品,看似传统意义上实用性不强,却因承载情感价值而成为消费市场的新热点。
“情绪消费”不是噱头,它正悄悄形成发展声势。《情绪消费崛起:2025年市场格局与未来走向》显示,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情绪经济”正从边缘走向主流。可以说,当代人的心理代偿需求,正催生万亿级市场。“情绪消费”的壮大有其必然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人均GDP成功跨越1.2万美元这一关键阈值后,中国消费市场正从传统的“功能消费”模式加速向“情绪消费”模式过渡。在未来,随着经济细分领域的茁壮成长,“情绪消费”潜在的经济价值将得到不断发掘。
“情绪消费”增长也与当前人们的精神需求密切相关。短视频平台解压内容的创作者持续受到热捧,盲盒等情绪玩具持续走红,侧面凸显出消费者和用户对“情绪价值”的强大需求。当前,“情绪消费”市场正逐步变得细分,仅以玩具为例,有的玩具以“禁止蕉绿”“放青松”等谐音梗,寄予消费者积极含义;有的或具有社交属性、或通过AI陪伴,满足了消费者的情绪需求。情绪消费品“填满你感情缺口”的心理代偿作用将日益得到彰显。
当前,“情绪经济”已然成为资本角逐追捧的热门领域,但其发展背后也有颇多隐忧。比如,部分商家在生产情绪消费品时,存在粗制滥造、生产信息缺失、窃取用户隐私等现象,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情绪消费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市场呼吁及时有力的监管介入,这既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之举,也是支撑“情绪消费”热度的关键作为。“千金难买我高兴”是这一届消费者中颇为流行的消费理念,但当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情感宣泄、心理慰藉蒙上消费阴影,消费者又岂愿掏出真金白银买“乐子”?
只有情感共鸣与品质保障形成合力,让消费者从“情绪消费”中得到自我满足,“情绪消费”的市场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兑现,更加健康积极的情感服务生态才能得到更充分健全。
猜你喜欢
梅西三次回应!称对中国球迷有“特别感情”,你咋看?
9285
国际油价28日下跌逾1%
5112
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4397万辆 同比增长3941%
7079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翻倍,华能国际一度涨近8%
2556
治理“维修刺客”坐地起价要破立并举
1815
上海证券:给予统联精密买入评级
8202
华工在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评估中获评“优秀”
5691
黑金期货:铁矿石减产预期炒作 螺纹钢跟涨或冲高承压
5662
哪个配资平台?深度解析选择配资平台的要素与风险
5168
正规配资十大排名:撬动财富杠杆,稳健投资的明智选择
3803
厦门银行回应一季度业绩波动:投资业务账面浮亏,ROI有望逐季改善
4月25日香港六福珠宝黄金价格37100港币两
4月2日基金净值:华泰柏瑞季季红债券A最新净值10777,涨005%
4月2日基金净值:博时宏观回报债券AB最新净值14556,涨015%
关税保护救不了美国制造业
热门中概股周四收盘多数走高 哔哩哔哩跌约5%
2025年3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为什么AI本质上就是个“压缩机”?
年内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场”
2025年5月5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粳米(普通)价格行情
